×
远洋大亚招标公告通知!
×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渝新欧铁路:打造我国中西部最强中欧国际货运班列

【2018.01.16】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从重庆出发到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专线,加快重庆对外高速铁路建设,打通对外大通道,对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在重庆的成功实践。它的历史渊源实际上是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重庆因身处内陆,为了产业形态升级,市政府决定让信息化产业的产品在重庆开花结果。从2000年开始重庆开始探索能否开辟蹊径通过陆路到欧洲,并在2011年,试运第一班的中欧班列。

渝新欧经我国新疆或者内蒙古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1000公里,历时13天,比长江水运至上海再海运至欧洲节约近3040天;运行成本只为空运的五到六分之一,是各类附加值货物常态化运输的首选。

作为按“前港后园”模式建成投用的西南最大铁水联运港果园港,果园港加快构建以“四枢纽九重点”为支撑的港口集群,形成5000吨级泊位16个,年货物吞吐能力3000万吨,集装箱200万标箱。20171228日正式成为中欧班列(重庆)的第二始发站,这样一来,真正实现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水陆无缝衔接。过去是在团结村作为中欧班列始发站,水上的货物或者集装箱要上中欧班列,还有一个短运的过程,换到果园港就真正实现了水上与路上的无缝连接,意义重大。 

中欧班列(重庆)在果园港始发,能让中欧国际货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相互融合,实现‘1+1>2’的聚合效应,大大增强渝新欧铁路发展的无限前景。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强介绍,渝新欧自2011128日正式开通以来,累计开行量已超过1500(2017年开行数量接近700),约占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6000余列的1/4。运输货物超过12万标箱,对扩大中欧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已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开行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带动力最强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

在前期仅以阿拉山口作为进出境口岸的情况下,渝新欧又开拓了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三个进出境口岸,并都已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渝新欧集结点和分拨点由开初的德国杜伊斯堡增加到俄罗斯、白俄罗斯、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越南、新加坡等10余国家30多个城市,班列的货币值占中欧班列总体的80%,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

网站条款 ©版权所有 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05013125号

备案

鲁公网安备 37021002000047号